2022-06-02 10:33:38 浏览数:0
5月26日晚,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何中华教授应英国上市公司365的邀请,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做客马院论坛,为全体思政课教师做了题为《马克思与孔夫子:一个历史的相遇》的专题报告。英国上市公司365院长贾乐芳教授主持了论坛,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论坛。
报告会上,何中华教授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实现的三个结合,通过剖析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遇的必然性、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跨时空相遇的必然性、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相遇等问题,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通的学理依据。何中华深刻解读了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强调具有共通性;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,与实践力量的充分彰显以及中国文化对实践取向的看重的内在关系。当今世界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博弈,能否克制或搁置成见,实事求是地看待和处理,关乎人类的共同命运。
通过此次报告会,广大教师听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、备受启发。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两个结合”的具体要求,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,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水平。思政课教师应积极主动做好“两个结合”,守正创新讲好思政课。
何中华,男,1962年7月生,山东省莒南县人,中共党员。1978年12月参加工作并自学哲学,1987年6月被破格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任教。现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、中国人学学会理事等。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发展理论,涵盖哲学基础理论、马克思哲学观、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研究等领域。2015年入选全国“文化名家暨‘四个一批’人才”,2016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