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省委党校孙建昌教授做客马院论坛

    2022-07-01 11:08:31           浏览数:0

  6月24日下午,中共山东省委党校(山东行政学院)副校(院)长、沂蒙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建昌教授应英国上市公司365的邀请,做客马院论坛(7),为全体思政课教师做了题为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底蕴与文化自信》的专题报告。校党委副书记单连岱主持论坛,英国上市公司365党总支书记修彩波教授、院长贾乐芳教授以及全体教师参加了论坛。

  报告会上,孙建昌从四个部分进行了阐释:一是历史际会: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。20世纪初,一些领风气之先的中国人对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介绍,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,为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埋下了历史的伏笔。二是文化必然:社会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。通过三个方面——井田制=社会主义、大同主义=社会主义、传统文化蕴蓄社会主义精神,展现了社会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高度契合。三是早期思考:社会主义在中国如何实行。近代中国人围绕中国如何实行社会主义的论说,都预示或指明了一个方向:中国终归要走向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。四是现实启示: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自信。凝结着人类思想精华的马克思主义,激活了古老的华夏文明;历史上唯一从未中断的伟大文明,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注入丰富的养分和深厚的动力。必须不断有所发现、有所发明、有所创造、有所前进,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充满蓬勃的生机活力。

  通过此次报告会,广大教师听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、备受启发。坚定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,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,守正创新讲好思政课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。

  孙建昌,中共山东省委党校(山东行政学院)副校(院)长、沂蒙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、教授。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。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、社会主义发展史、中华传统文化等领域的研究,讲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论述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等专题。在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》《红旗文稿》《山东社会科学》《东岳论丛》《理论学刊》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《学习时报》等报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数十篇。曾获山东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和山东省委党校优秀教师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,入选山东省“理论人才百人工程”。